Search

.
【7月號 戲劇訪問】
.
打從2014年開始,黃秋生於香港就遭到封...

  • Share this:

.
【7月號 戲劇訪問】
.
打從2014年開始,黃秋生於香港就遭到封殺,工作機會愈來愈少。於是,去年他把心一橫,到台灣重新出發。然而,今年五月,為了參演自己創辦的神戲劇場的舞台劇《ART呃》,他又回到香港了。本是去年八月上演的劇目,因為疫情而被逼延期,整整一年。「今年再不做,以後也很難有機會再做了。」世事無常,明天難料,也許是最後一次在香港欣賞秋生的演出了,唯有好好珍惜。

《ART呃》中,三個老朋友因一幅畫而反面,因為他們看到的「顏色」各不相同,當中有人「講理念」,有人「憑感覺」,有人保守,有人爭取,價值觀迥然相異。而黃秋生於劇中飾演的,是一生高傲、自以為是藝術大師的Marc,然則他卻認為,Marc並非真正懂得藝術的人:「這個法國劇作家通常以中產階級、專業人士為題材,這些人受過高等教育,但所謂的高等教育不外乎是技術性的東西,例如一個工程師,他就只懂得工程,對藝術、歷史一無所知,但有時他們又要裝模作樣,說自己喜歡哪個詩人、哪個畫家,其實都是一知半解。」正如專業人士似乎都離不開紅酒,但有多少人真懂得評鑑紅酒的好壞?「這些人只是從很主觀的角度去理解一樣事物,卻連那瓶紅酒為何好喝也說不出原因來。可是何解他們是『權威』?單純因為他們有錢、有權力地位,所以說甚麼就是甚麼。」

在台灣居住了好一段日子,秋生雖然喜愛當地的人和事,但也有不少難以適應之處。譬如說「吃」方面,就讓有十多年下廚經驗的他頗為費解:「人們都說台灣是美食天堂,可能我吃還得不夠多吧,但總算走訪了台灣各地,我發現他們對食物的概念有點奇怪,譬如覺得沒有鹽就是原味,不太清楚鹽的用途。其實鹽加在某些食物會變甜、變鮮味,他們只覺得鹽就是鹹的。這是基本概念問題。」甚至在台灣常見用作招徠的「古早味」,於秋生看來也如雞肋:「台灣不受國際文化衝擊,所以他們的眼界比較狹窄,飲食上的種類和選取都是昔日從本土以及中國流傳下來的傳統,就只有那麼多,不夠多元。」故此,秋生認為台灣飲食文化是有待釐清。「不是改進,是釐清。」
.
——〈逐水草而居〉
黃秋生
.
文/Donald Au
攝/Leo
Hair/Taky Chung@AdmiX Hair Styling
Makeup/Jolinn NG
.
完整訪問載於七月號《藝文青》。
.
七月號《藝文青》已上架,可在7-11便利店、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。
.

#ART呃 #神戲劇場 @dctheatre_hk #黃秋生 #藝文青 #asartisticasyou #藝文青7月號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《藝文青》逢單數月份的15日出版,於7-11便利店、Vango便利店及報攤有售。內容以文化藝術為主,特設「字言字語」與「自說自話」欄目,歡迎投稿至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